Nokia 6 開箱、外觀與造工
開箱
Nokia 6 的包裝盒印有主機外觀之外更重要的是同時印有一個握手的照片 , 大家如果對 Nokia 有記憶都知道 Nokia 的開機畫面就是一大一小的手快要踫上 , 而這包裝的封面就是兩隻手已經握在一起 , 而且手帶上有 FRIEND (朋友) , 這是一個呼應前 Nokia 的表達 , 更表達 Nokia 是你的朋友 , 非常賣弄情懷 .
打開盒子 , 除了見到手機 , 更見到一句「希望您喜歡您的新 Nokia 手機 , 現已採用 Android 系統」這句除了再賣情懷之外更重要的是告知你「想要運行 Android 系統的 Nokia , 現在就有」
1. Nokia 6 手機
2. 卡針
3. 使用說明
4. USB 充電器
5. USB 數據線
6. 3.5mm 耳機(非入耳式)
充電器為 5V/2A , 亦即是說 Nokia 6 並不支援快充 , 勉其量亦只是 QC 第一代的快充技術 .
外觀
Sky 非 Nokia 粉絲 , 但第一眼看見 Nokia 6 真機時還是有一點感動 . 機身需是大眾口味的黑色 , 但看起來黑色細緻潤澤 , 機身陽剛氣中又帶有一點圓滑 . 5.5吋 1080p Hybrid In-cell 屏幕(即IPS) , 這個規格不過不失 .
屏幕用上 2.5D 玻璃貼合設計 , 而機身正面右上方印有 NOKIA 字樣 , 在光線下若隱若現 , 小感動又開始了 .
Nokia 沒有跟隨大潮流使用虛擬設計 , 反而用上筆者最愛的實體觸控 , 下段的設計有點像 HTC 10 , 觸控式的 Home 鍵整合了指紋辨識元件 . 在測試時發現在褲袋裡的誤觸情況跟 HTC 10 一樣嚴重 Orz…
三選二的卡槽設計 , 即是可以用雙SIM卡 , 又或者是單SIM卡+microSD . 而 microSD 最高支援 128GB .
機身右側是按鍵 , 而且按鍵都是金屬 , 亦都了切割令按鍵像機身邊一樣有光折射 , 十分細緻 .
機頂是 3.5mm 耳機 , 而機底中間部份是 micro USB 接口(沒用 Type-C 有點可惜) , 而旁邊的雙孔口就是喇叭之一(聽筒亦是喇叭)
主鏡頭 1600萬像素 , f/2.0光圈 , 支援 PDAF 相位對焦 等.
留意 , 鏡頭有凸出 , 所以不用保護套的就要小心放下了 .
造工
機身是以一整塊 6000系列鋁合金 , 經過 50分鐘打磨完全 , 再經過兩次陽極氧化處理 , 機身除了硬度十足之外 , 亦不易掉色 . 機身設計經過在 200次 1米高度的跌落測試 , 應該對得住 Nokia 的品牌(夠硬)
機身經過噴砂打磨 , 觸感是很滑溜 , 而且亦不易沾上指紋 , 不好處就是滑手 .
說到天線的收藏 Nokia 可以就是一哥 , Nokia 6 就採用了 U 型天線設計 , 把天線設定在上下方邊緣 , 這個設計避免了機身似被切斷成三段的感覺 .
所有手機玻璃與機邊框之間其實都有一條小隙縫 , 入門的會在玻璃與邊框中間隔有一條小膠條(緩衝撞擊防爆玻璃) , 反而旗艦就會做得更貼合 , 如果便宜的如像小米就會把膠條做得明顯一點 , 而 Nokia 6 隙縫只有 0.05mm , 中間的膠條亦已經不明顯 . 不過不知是只有筆者是這樣 , 發現這縫的膠有一小部分(紅框)出現披口 , 是組裝得不夠細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