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ize-11

針對小米等公司多年的「致敬」,蘋果終於按耐不住「怒火」了。

日前,蘋果公司設計總監在出席《浮華世界》新設立峰會時,對小米等公司的「借鑒」行為公開表示了不滿:「這並不是致敬,這就是抄襲。」

這應該算是蘋果高層就小米等「中國致敬者們」的首度隔空喊話。這個喊話讓國內一些分析師頗為激動,喊出「小米為何如此傲嬌」,這也讓很多「鐵杆米粉」興奮不已,驚呼:「小米讓蘋果顫抖了!」

不論是「分析師」還是「米粉」,對小米公司及小米模式的溢美之詞及自我陶醉,已經「路人皆知」,但是,這真的是一件如此簡單且值得高興的事兒嗎?這是否已暴露出小米等公司表面光鮮亮麗背後可能潛藏著巨大法律隱憂?

不可否認,小米被蘋果重視,對小米來說,在品牌和行銷層面確實正面價值較大,但是,不容忽視的是,這種重視還有可能觸發「定時炸彈」。為什麼這麼說?

 

蘋果:作風嚴謹且注重智慧財產權保護

說「蘋果公司是一家非常嚴謹且注重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公司」,相信大多數人不會有異議。綜觀蘋果公司以前的做法及表態,其很少公開就同業者的做法發表傾向性看法。唯獨例外的是,作為智慧設備領域蘋果最強勁的對手——三星,蘋果從未輕易放過。

自 2010 年以來,蘋果與三星圍繞專利侵權,可謂「大打出手」。雙方在韓國、日本、德國、荷蘭、英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澳大利亞等 9 個國家發起了 30 個專利訴訟。

直到前不久,三星和蘋果才將訴訟戰場全面收縮至美國,雙方撤回了美國市場之外其他國家發起的所有專利訴訟。

很多人可能會問:為什麼會有次變化,難道雙方握手言和了?顯然不能這麼簡單看待。事實上,這種訴訟策略的變化,恰好說明雙方通過專利訴訟維權且鉗制競爭對手的「主戰場」發生了變化。

在過往蘋果與三星的訴訟爭鬥中,外觀設計專利(如:iPhone 設計專利)和智慧應用專利(如:自動選定電話號碼、統一搜索、資料同步、滑動解鎖和自動完成單詞輸入)等歷來是蘋果興訴維權問罪三星的核心所在。

簡單說,在蘋果手機盛行的這些年,蘋果在智慧手機領域積累了眾多的版權、專利等智慧財產權。通過建立完備的智慧財產權保護機制,也為蘋果在智慧手機市場領域「開疆拓土」提供了強力保障。

 

小米:精於行銷但智慧財產權有待加強

反觀小米,作為一家創業不滿 5 年的公司,它在版權、專利等智慧財產權領域的「短處」是顯而易見的。

來自國家之產權局的資訊顯示,在智慧財產權保護及應用領域,小米與蘋果的差距可謂巨大。

resize

從上表可以看到:

從專利申請總量來看,截至目前,小米公司已在國家智慧財產權局提交了 1,388 件專利申請。而蘋果公司則提交了 2,615 件專利申請,兩者的差距還算太大。

從發明專利授權方面看,蘋果公司的大部分專利已經獲得專利授權,而小米公司的大部分專利申請還處在「審查階段」,尚未獲得授權。其中,蘋果公司已獲得的發明專利授權 473 件,而小米公司僅有 9 件。蘋果公司擁有的發明專利授權數是小米公司的 52 倍。

從申請時間來看,在國內,小米公司最早的專利申請為「一種添加連絡人資訊的方法」,申請日為 2010 年 12 月 27 日。而蘋果公司有關手機的專利申請日最早可追溯到 2007 年。

當然,由於兩家公司成立時間不同,蘋果公司此前已經有很多非手機領域的專利申請。但是,總的來說,不論是發明專利,還是實用新型,抑或外觀設計,小米與蘋果 PK 智慧財產權競爭,勝算並不大。

回到本次蘋果對小米的隔空喊話,蘋果公司直斥小米「剽竊」,而小米公司高層則回應「用過才知道」、 「我很願意送一部小米手機給他」。

從公關或傳播角度來看,這種回應貌似很討巧,但是從專業角度來看,雙方顯然不在「同一頻道」交流。因為,蘋果公司談的是智慧財產權保護,而小米回應強調的是「用戶體驗」。

 

小米 PK 蘋果:專利訴訟可能成最大「壓力」

誠如前述,蘋果公司是一家非常嚴謹且注重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公司,一反常態的公開回應指責小米「剽竊」,其背後是否已在醞釀發起相應的訴訟,我們暫難擅斷。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小米公司總裁林斌日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小米手機 2015 年出貨量有望增長 50%-100%,超過 1 億部,從而成為比肩三星、蘋果的智慧機巨頭。

顯然,背後的隱憂已經顯現。從過往蘋果與三星的專利纏鬥來看,蘋果公司在一些訴訟中,要求三星為其每項專利支付 8 美元(約 50 元)的專利費。

如果訴訟的物件變為小米,蘋果公司就某項專利向小米索要 10 元的專利費,按照小米公司聲稱的 2015 年出貨量估算,小米公司僅此一項就有可能需要給蘋果公司支付 10 億元的專利費。

在過往蘋果專利纏鬥三星的專利侵權戰中,三星在安卓智慧手機與 Galaxy 平板等有關的多次訴訟敗下陣來。現在如若換小米上場應對,小米能確保全勝嗎?

對以「性價比」見長的小米公司而言,潛在的智慧財產權訴訟或風險將會成為小米壯大路上的最大變數因素。

有人可能會問:這是不是杞人憂天了?蘋果公司之前為什麼沒有起訴小米呢?,究其原因,一來,此前小米的市場規模尚未引起蘋果重視;二來,專利訴訟成本很高,基於訴訟成本和收益的考慮,起訴小公司和大公司,蘋果單方面的成本付出是相當的,但收益卻差距巨大。

當然,我們也要看到,智慧財產權訴訟的週期一般較長,這期間小米憑藉快速的反覆運算更新,有可能實現「時間換空間」的智慧財產權「救贖」。

但是,這其中的風險和挑戰,是需要小米公司儘早謀劃提前佈局並予以應對的。

 

來源

_______

更多平台立即 Follow:Qooah IG (@qooah)Qooah YouTube,八掛產品發佈會現場,睇盡靚靚 Show Gir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