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數碼博主 @數碼閒聊站 爆料,華為手機在生物識別技術領域持續深耕自主研發,其 3D 人臉識別與側邊指紋功能均採用自研算法,未依賴行業公版方案,核心技術自主權進一步鞏固。
從技術落地細節來看,華為在生物識別供應鏈中聚焦核心算法環節:上游供應商僅負責提供 Sensor(傳感器)與基礎模組元件,而決定識別精度、速度及安全性的算法系統,均由華為團隊獨立完成調校優化。值得注意的是,側邊指紋算法的自研路線早已啓動,此次爆料進一步確認,新一代機型的 3D 人臉識別也升級為「自研調試模式」—— 華為採購基礎模組後,通過自主技術對其進行深度優化,打破了供應商提供「整套方案」的傳統合作模式,凸顯技術掌控力。
回溯華為 3D 人臉識別的發展歷程,該功能自 Mate 20 Pro 起首次應用,但此前僅在 Pro 版本機型中搭載,未實現全系列覆蓋。此次爆料的關鍵信息顯示,即將於 11 月發佈的華為 Mate 80 系列,有望迎來重要突破:3D 人臉識別功能將下放至全版本機型,讓更多用戶體驗到高階生物識別技術。同時,該系列的 3D 人臉識別還實現了供應鏈國產化,發射器、接收器等關鍵元件均由國內頂級廠商供應,且採購量較大,既保障了產能穩定性,也推動了國內上游產業鏈的協同發展。
華為在生物識別領域的自研投入,不僅提升了產品技術壁壘,也為行業自主創新提供了參考方向,其技術落地與供應鏈佈局,將在 Mate 80 系列發佈後迎來更直觀的市場檢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