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手機界競爭得十分激烈,而主流的iPhone跟一眾Android手機廠所追求的速度做法亦明顯不同。Android手機近年拼硬件拼到盡,處理器由雙核增至四核甚至八核,記憶體更是衝上4GB,比起現時不少人的辦公室電腦還要多。不過,說到底,能發揮一部手機性能的並不是硬件,而是系統。
論硬件規格,iPhone一向大落後於一眾Android旗艦手機,當中像是處理器核心數目及速度,以及最多人用來跟速度掛勾的記憶體RAM數。大家都知道,現時最新的iPhone 6及iPhone 6 Plus 處理器都只有雙核心1.4Ghz,記憶體是很單簿的1GB。相比起最新推出的Android界機皇Galaxy Note 5來講,其處理器為8核(4+4核, 2.1Ghz/1.5Ghz),記憶體是現今Android界最高的4GB。
論牌面iPhone是輸很多的,但實際呢?外國就有一些速度比較,讓大家看實際的操作效果。結果,明顯地處理器速度再高及RAM數再多,並不是絕對的優勢,始終輸的是在系統。測試影片:
由影片可見,測試者同時在兩部手機上開啟8個日常應用Apps,看看最後誰用的時間最少。由影片中可以看到,Note 5跟iPhone 6在開某個Apps時均有快慢,但一向強調「真多工」處理的Android系統,來到Android 5.0之後,似乎並沒有明顯的優勢,反而是在切换Apps間,比起被常喻為「假多工」的iPhone 6來得慢,以致在這個測試中輸給推出快將一年的iPhone 6。相信這是跟Android系統加入節省電力的處理手法有關,即是做回Apple於前兩三代iOS的做法。而現時Apple卻明顯地已找到最平衝的方式,一方面確保Apps間切换需要重新載入資料的緩衝延遲問題,另一方面又掌握到硬件運算時耗費電力的問題,所以說,硬件再強也不是優勢之處,最重要的還是給予硬件指令的系統及應用程式,這些才是決定快慢的關鍵。